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行业资讯

两会声音汇总 |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地热发展建言献策

地大热能3月4日、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先后在京开幕。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地热能”已经成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门话题,各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为推动地热能产业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落实贡献自己的智慧


两会声音汇总 |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地热发展建言献策

 

1、李根生院士、张来斌院士联合提交深层地热开发提案

 

今年两会,李根生院士作为新增加的环境资源界别委员,联合张来斌院士等提交了《关于加大深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力度 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提案》。建议将地热纳入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体系,发挥其在低碳/新能源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出台地热立法,引导地热开发利用规范化、科学化和环保化。推进原始理论创新和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培育建设深层地热能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开放共享的试验示范基地,支撑深层地热勘查开发理论与技术成果的示范和转化。

 

2、全国人大代表王焰新:加大深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近日受访时建议,加大深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他指出,深部地热资源能源密度和总量极高,用于工业领域、替代化石能源极具前景,但受基础理论研究欠缺、勘探开发技术不足等限制,我国在深部地热取热发电和梯级综合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王焰新建议,一是设立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向的国家地质调查专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激励社会资金投资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是谋划布局深部地热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在该领域具有学科和人才优势的高校,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加大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3、全国人大代表聂晓炜:进一步理顺地热能管理机制,推进CCUS地热领域发展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总经理聂晓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地热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十四五”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地热行业大有可为。总体上看,我国地热产业虽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与“双碳”目标需求相比,发展仍较缓慢。建议进一步理顺地热能管理机制,发挥矿产资源税导向作用,分类施策,加大地热技术研发投入支持,加快建立地热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推进地热可再生能源碳资产市场交易机制,推动地热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聂晓炜认为,总体上看,我国地热产业虽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与“双碳”目标需求相比,发展仍较缓慢。因此,他建议进一步理顺地热能管理机制。一是突出地热能可再生能源属性,仿照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能源主管部门权责范围,实施统一管理,由上至下理顺各级政府地热能管理关系。二是尽快出台国家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督促各省市优化完善现行制度。三是“一站式”管理地热能开发相关手续,简化地热矿业权办理流程。四是加快建立地热人才培养机制。五是加快推进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碳资产市场交易机制。

 

同时,聂晓炜表示,近年来,国家支持和推动各领域CCUS由先导试验转向工业化示范阶段,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当前,国内CCUS项目面临碳捕集成本高、经济回报率低等问题,距离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仍有差距。建议聚焦CCUS技术生命周期能效提升和成本降低,制定国家CCUS产业科学规划、试行CCUS“链长制”运营模式、构建CCUS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加快推动CCUS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4、全国人大代表蒋立:建议尽快出台地热发电政策,制定中央空调系统国家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有很好的地热资源,包括热利用和光伏在内的太阳能、地热能、工业废热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正经历着规模逐渐变大、形式逐渐多样化的过程,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他建议,热能是一个非常稳定的、24小时365天的发电和用能体系,他希望国家尽快出台政策推动地热发电产业发展

 

同时,蒋立建议制定中央空调系统能效检测及评价的国家标准,建立透明的三方用能监测体系。他认为,目前没有国家标准规定如何进行空调系统的综合能效检测和评价,各种高效机房项目的能效指标的相关数据都是基于各企业自定的检测方案给出的,相互间没有可比性。蒋立表示,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空调系统能效检测和评价方法的国家标准亟待出台。建议加大低碳建筑、高效空调系统等方面的政策引导,鼓励全方位推动中央空调系统能效的标准体系建设,尽快制定具有引领性的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能效检测及评价的国家标准。

 

5、全国人大代表钟宝申:绿色建筑大有可为,推广使用地源热泵技术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认为,未来建筑不会再有单纯的屋面,未来建筑的屋面一定是能发电、能节能的屋面。钟宝申表示,为了在北方地区清洁采暖方面取得新突破,需要加大力度推广使用地源热泵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地表水源热泵、浅层土壤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技术。他建议在推广使用地源热泵方面开展专项工作,为绿色建筑清洁采暖打开突破口

 

6、全国政协委员唐俊杰:大力发展热泵技术,替代燃煤燃气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把工业排放的热气、热水纳入环保管理;明确未来几年后排放到大气的各类气体温度不得高于60℃,排水温度不得高于40℃。把此类余热的回收归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立按温度品位定价的机制,明确获取90℃以下的热量不得采用直接电热,根据要求温度的不同给出电力制取热量的效率下限。完成零碳热量供给规划,制订热泵技术发展路线。到2060年,供热系统和设备仅有2~3次更换期。应尽快制订经济可行的热泵技术发展路线。

 

7、全国人大代表郑德雁:加快完善绿电交易机制
 

绿电交易机制充分体现了绿电的电力商品价值与环境价值,可有效促进新能源企业健康发展;电力用户通过购买绿电,既满足了生产用能需求,又能获得可追溯的绿色环境价值权益,拓宽了企业减排路径,增强了产品国际竞争力。

 

为此,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建议国家应加快完善绿电交易机制,推进绿电、绿证碳交易市场的有效衔接,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当前,制约绿电交易的主要问题是交易品种未与国际接轨。”郑德雁表示,我国绿电交易目前只有风电光伏两个品种,核电、抽水蓄能、生物质、天然气发电等清洁电力未纳入交易品种。事实上,国际绿证交易制度通常是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配套政策,是通过市场化方式给予可再生能源产业补贴的机制。荷兰在2001年最先开展绿证交易,随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均实行了绿证交易。国际绿电市场交易范围有风电太阳能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质能气化发电和小水电,其中小水电多指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低水坝电站发电2023年欧盟将核电和天然气也纳入绿电交易范围。

 

8、全国人大代表李寅:推进新型智慧供热,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全国人大代表、九洲集团董事长李寅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供热需求“存量”的低碳转型和“增量”的低碳供热任重道远,必须创新供热方式,优化热源结构,全面提升供热系统技术水平。为此,李寅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推广新型智慧供热,加快供热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

 

他建议,地方应构建供热能源全域协同的新型智慧供热系统,推进供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供热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供热行业提质增效和绿色低碳转型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同时,还应推进煤电供热改造供热管网节能降碳改造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多能互补、智能化管理平台、供热计量。建立基础民生保障性热价与居民个性化需求市场化热价相结合的热价形成机制,逐步实现按需供热,鼓励制定市场化热价政策措施,并出台配套监管办法。推动新型智慧供热示范区建设,实施供热的精细化、智慧化低碳化运行管理,实现“精准供热”和“按需送热” 的闭环控制,打造新型智慧供热样板工程。

 

9、全国人大代表杨立强:大力推动地热、风光气电融合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杨立强在全国两会上建议,突出科技自立自强,加大新能源产业发展,通过设置国家级课题进行联合攻关,将技术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动地热、风光气电融合发展

 

10、全国工商联提案:建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供热、推动可再生能源供热规模化


建议将可再生能源供热纳入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支持范畴,提案还建议,提高乡村清洁供热针对性与适应性。先立后破,试点先行、宣传先行,避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一刀切”。大力发展“光热+”多场景应用,利用+谷电,+光伏,+天然气、+热泵、+生物质等多元化方式,发挥太阳能免费优势和常规能源保障优势,实现节能减排、降费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