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和案例

  冰岛地热资源得天独厚,地热利用开发技术全球独有。它地处北极圈边缘,气候寒冷,一年中有300—340天需要取暖,其主要能源地热能占48.8%,石油占31.5%,水力能占17.2%,煤炭占2.5%。全国有85%的房屋用地暖供热,占地热直接利用的77%。在我国,1970年12月在广东丰顺县邓屋建造了第一台闪蒸式地热水发电试验机组[3],利用91℃的地热水发电,功率为86千瓦,汽轮机进汽压力0.028兆帕,进汽温度68℃,进汽量3000公斤/小时,排汽压力5.1千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7个利用地热发电的国家。
  我国的工业性地热电站均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其中西藏羊八井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商业化地热电站。1976年开始对该地区地热田进行详查并钻探,并论证建设地热电站,同年0.3兆瓦的试验地热发电机组发电成功;1977年建成1兆瓦地热试验电站,现在已经停机;1985年逐年扩展为热田南部的一分厂,安装3台3兆瓦国产汽轮发电机组,共装机容量10兆瓦;1991年完成热田北部的二分厂,共安装4台3兆瓦国产汽轮发电机组及1台3.18兆瓦进口汽轮发电机组,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25.18兆瓦。西藏羊八井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热电站,初期承担拉萨市平时供电的50%和冬季供电的60%,曾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一颗明珠。1977年至2011年底,累计发电26.79亿千瓦时,与燃煤电厂相比节约标准煤88.4万吨,减少CO2排放量318万吨,为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2009年—2010年西藏新增了2台容量为1兆瓦全流发电机组。
 
  据2015年世界地热大会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为27兆瓦,居世界第18位[4]。我国地热发电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近30年来,我国的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几乎没有增加,目前国内的技术支撑和设备供应明显落后,新技术的突破和自主设备的研发亟待解决。